案例一:素质方面
失败的电话求职
刘小波是一家地产公司的老总。有一天他在驾车上班的路上,电话响了,是个陌生的号码。
“谁?”刘小波问。“刘总,您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我是搞商业地产的。”对方是个年轻人,声音有磁性,但显得有些急促和焦躁。刘小波有点莫名其妙,什么“机会”?年轻人告诉刘小波,他是来应聘的,想直接找刘小波谈谈。
刘小波想起来了,这段时间,企业在招聘一个主管营销的负责人。
“人力资源部约你谈了吗?”
“没有。”
“你按规定把资料给他们送了吗?”
“他们不懂商业地产”,他说:“我想应该直接找您谈。”
“你还没有和他们接触,凭什么就说他们不懂?”一种冲动,或者是一阵反感引发的火,好像直从心里冲上来,刘小波顿了顿,努力压下心头的火气,医生警告过刘小波,激动容易引起脑血栓或心脏病。
“小伙子,我不知道你是谁”,刘小波说:“就凭你现在给我打的电话,我就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不可能加入我们的团队。”
“为什么”,年轻人一愣:“你们不是急着招营销主管吗?”
刘小波回答:“是的,我们是在招一个负责营销方面的总经理,而且很需要,很迫切,但是,你不适合,我可以说三点理由。首先,你不认可我们的公司,我们在招聘广告中明确规定所有应聘人员一律先按程序向人力资源部递送应聘资料,你没有按规定做,认为自己很特殊,可以不按规定办事,这一点,我们企业是不欢迎的。你还没有加入我们的企业,就坏了规矩,以后你怎么能按企业的要求和程序来处理事情?”
年轻人说:“我没有想到这一点。”
“第二”,刘小波说,“你太自负, 你还没有和人力资源部的招聘人员接触,凭什么就说别人不懂商业地产?我相信你一定有这方面的经验甚至专长,但是你也别忘了,我们是一个有近三十年开发经验的较为专业的地产开发企业,团队结构里一定卧虎藏龙,你一句话,可能就贬低了一大片。你是来应聘的,对我们来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所有应聘者在我们面前都是一个零,不管他们以前做过什么。你来竞聘这个岗位,将来是要领导一个部门的,而不是来竞投一件物品,买了就可以自行处置。如果一个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忽视了团队的力量,就会刚愎自用,失去团队支持,他一定不会成功。——喂,你在听吗?”
年轻人说:“我在听。”
“第三,你不懂得尊重别人。”刘小波继续说:“一个负责营销的主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很大的一部分精力就是协调各种关系,而协调关系的基础就是尊重对方,你我素不相识,你也不问我方不方便,就擅自打我的私人电话,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容易引人反感,当别人内心对你产生了反感,你还有机会和别人平等地沟通吗?”
“我没想这么多”,年轻人喃喃地说:“刘总,真的对不起!”
“不要说对不起!”刘小波说,此刻,刘小波的心情也平静了一些,“你急于应聘或者推荐自己,我是理解的,但是你这种方式一下子就暴露了你身上许多弱点,我不知道你姓甚名谁,也许你听了我这通话之后再没有勇气到人力资源部应聘。但是,我希望我今天讲的话将会是你在今后的成长中受益,你明白吗?”
“明白了!刘总!”年轻人的声音已经很谦卑了,“谢谢您,再见!”
“再见!”刘小波放下了电话,注视着前方。外面大雨如注,车子在滚滚的车流中像一叶扁舟在江河中漂浮。谁也不知道前面是湍流还是漩涡,但方向却是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是绕过去还是冲过去,一刹那的决定就将成为事业或生活的拐点。刘小波想,刚才那个致电者,一定会很懊丧给他打了这个电话。但这个电话的拐点和结果,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必然。
案例二:素质方面
袁远同学,长沙学院应用英语(专)专业06届毕业生。毕业后原就业于湖南省作家协会,由于工作不适应,后联系在广州市南方人才市场工作。因需要,所以特地向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申请改派至该单位。然而,这一份改派的申请书,该同学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经过三次修改方完成。其中还包括将“岗位”二字写成“冈位”等错误。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学制情况竟答复不知道,另外,在待人礼貌方面还有待提高。
案例三:文笔较好的实例
我校首届教职工运动会隆重召开
2006年11月26日上午,新体育馆室内的人声鼎沸与阴冷的天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校升本后首届教职工运动会在此隆重举行。校领导李云龙、钟惠英、胡名健、宋达、邓球柏、刘世昌出席运动会。副院长、院工会主席钟惠英为运动会致开幕词。来自全校各系部、各机关分会以及附中的共22个代表队、500余名教职员工参与了比赛。
本届运动会由校工会主办,体育教学部协办。因天气阴雨,比赛在室内举行,共分为迎面接力、蛇形接力、摸石头过河、集体跳绳、拔河、6x50米负重接力、12人齐心协力跑等七个室内比赛项目。经过一天的紧张角逐和激烈比拼,各项目的奖项花落各家。
此次运动会旨在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教职工身体素质,增进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收到了体育竞技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好效果。
我校2007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顺利召开
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我校2007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顺利召开
12月2日上午,我校体育馆内气氛热烈、人流如织。为给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提供一个双向选择的平台,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由我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和各系部共同组织的“2007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此隆重举行。
供需见面会从上午9点持续到下午1点,体育馆内人潮涌动,场面非常火爆。本次供需见面会规模大,效果好,共有256家用人单位及我校4500余名毕业生参会,见面会提供了4600多个岗位。会上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满载而归,他们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状况表示满意,并建议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参会的同学们也表示,此次见面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在这里了解到了目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等并锻炼了自己,这对他们今后的职业规划有很大帮助。
此次供需见面会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各系部的重视,校领导李云龙、宋达及各系部处室负责人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又讯:12月3日,由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组织的专场招聘会在科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专场招聘会共有来自深圳IT行业的14家公司参与,前来应聘的四百余名毕业生大多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电子与通讯工程系,也有其他系部的少数同学参与应聘。招聘会分为投递简历、笔试和面试等程序。
案例四:诚信方面
这是一则由湖南省商务厅商务厅展览中心发来的情况反映,原文如下:
由贵校学生处推荐来我司实习的唐曲同学,于3月13日起来我司实习,短短两周时间,我们就发现该同学不谦虚,喜欢自作主张,自以为是。而今天下午,在公司领导当面指出他工作中的不足,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时,该同学极不尊重公司领导,当面顶撞,并恶语相加,态度十分恶劣。还对其单位所安排从事的工作及待遇表示极大的不满,认为自己不是做这种平常事的人。
作为长大的校友及首届毕业生对学校的这种行为我们深感不安,建议母校在今后教给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注重教给学生在社会上求职谋生的基本知识和教育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更注意学生品行,德行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
对贵校这次推荐给我们的实习学生我们表示极大的不满。从2000年开始,我单位就开始接受长大的学生实习,并招聘录用优秀实习生,但看到像唐曲这样眼高手低,刚到实习单位就挑三拣四,并讲究待遇的学生这么多年来我们还是头一次看到,所以请母校引起高度的重视!!
这则反映深刻的揭示了诚信对毕业生的重要性,作为刚刚从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我们不应该过多的考虑薪资待遇问题,而是要脚踏实地的虚心学习,尽早的投入工作,适应公司的节奏,而不应该像唐曲这样太好高骛远了,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培育他的母校不负责。希望同学们能够引以为鉴。
案例五:档案的重要性
孙乐,男,汉族,1975年9月出生,系我校中英文秘专业,1995级学生,1998年毕业。该同学于1999年9月至2002年8月期间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因一时疏忽,未能在相应时间内领取其报到证与个人档案,后因工作和一切个人福利享受都需报到证、档案方能办理,给自身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亦给学校就业部门的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