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招生信息网 > 正文

填报志愿必读(六)

作者:admin 时间:2008-06-18 点击数:

  26、问:收集有关志愿填报的信息资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填报志愿时需要学掌握大量的资料和信息。这些资料信息搜集、整理起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应当及早动手,并注意平时积累。特别要注意考生和家长适当分工,在考生全力备考的同时,家长积极做好资料搜集工作。通常可采取以下办法:
   ①全面仔细地研读省级招生部门印发的文件资料,这是主要、可靠的信息来源。
   ②搜集招生高校印发的招生章程等宣传品,有条件时可与有关招生高校取得联系,直接获取必要的材料。
   ③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站搜索有用的信息。
   ④参加本地招生部门组织的填报志愿咨询指导活动。
   ⑤走访高校教职工、在校大学生,以及往年落选的高考生,听取他们反映的情况和意见。
  在搜集、整理信息资料时,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多余信息的干扰。填报志愿需要充分掌握情报资料,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时信息过多,反而会增加干扰,被弄得无所适从。
   2、警惕失真信息的误导。近年来社会上对高考、招生的报道信息越来越多,往往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来自一般公共宣传渠道的消息和社会传闻,有关招生、考试的说法经常是不尽准确甚至相互冲突的,要注意去伪存真。尤其不要轻信个别人、个别招生学校的说法。辨别招生信息的主要办法是,到权威渠道去获取或证实有关消息。在湖南境内,权威可信的招生信息渠道,一是省教育考试院的《招生与考试》报,二是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域名www. hneeb. cn),三是当地的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信息,四是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04年湖南省各类考试信息声讯查询信箱号码。这里的信息材料齐全、及时而且权威可信,考生及其家长应当重点加以关注。
   3、防止影响学生备考。高考前考生应集中精力复习备考,而不应为填报志愿分心。搜集信息资料主要靠家庭帮助,特别是家长要提前做好这方面的事情。

  27、问:填报志愿要注意掌握怎样的原则要求?
  答:填报高考志愿总的要求是,以国家需要为前提,以个人条件为基础,社会需求与个人意愿相结合,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兼顾,尽量争取考生个人条件与高校的要求相适应,争取最理想的录取结果。具体讲,主要应掌握以下原则性要求:
   1、客观性原则。冷静、客观、准确地地评估考生自己的条件,包括高考成绩在全省的位次、总的德智体条件、个人秉赋等等,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面对现实,把院校、专业的选择放在自身客观条件、竞争实力的基础之上。
   2、全面性原则。无论是评估自己,还是选择院校和专业时,都应当尽可能兼顾各方面的情况与要求,切忌片面。例如在分析考生的竞争条件时,不能单看高考总分而忽视了身体限报、政策性限报等因素,以及政策上对某些专业、某些院校的优惠;在选择院校与专业时,应当把眼光放放开,不能只盯住少数城市和熟悉的专业,尤其要避免先入为主,思路钻入牛角尖,只盯住某个院校、某几个专业不放。
   3、充分性原则。填报志愿时难以估计到录取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应当留有一定余地,保证考生总分略高于志愿院校的调档线;但也要争取充分“用足”自己的高考成绩,防止高分低录;同时,注意未被上一批次录取的考生还可寄希望于后面的批次,应充分用足每一批次的志愿。多一个志愿就多一次竞争机会。无论高考成绩好还是不好,都要对每一批次的每个志愿栏予以充分重视,充分利用,逐一选择填报;尽量不要空栏,当然也不要随意填写。
   4、梯度性原则。对同一批次中几个志愿院校的预测调档线水平,应当一个比一个低,尽量保持显著的级差。对并列第一志愿,也不要以为是“并列”就选取调档线接近甚至持平的院校。对同一院校的几个志愿专业,也就估计其不同的录取分数水平,使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水平大致保持逐个降低的梯度。
   5、分散性原则。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面向全国的普通高校,甚至面向那些被认为条件较为艰苦,地址较为偏僻的院校,面向人们不很熟悉、了解的专业,切不可眼光只盯着大城市或家门口。选报专业时,可以从其培养方向,“冷热”程度的不同将志愿分散,以增大录取机会。

  28、问:填报高考志愿有哪些可操作的方法
  答:选报志愿对考生来说是一次人生大决策,要考虑、研究的因素很多。如果不突出和抓住主要矛盾,势必如堕烟海,茫然无措。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分清主次,明确决策时的主导目标与主要矛盾,分类确定自己的决策思路。
  填报高考志愿的实质,是考生对自己所想去就读的院校、专业作出愿意选择的表示。而这一选择的要害,在于同时弄清楚两个紧密相联的问题:一是考生对学校、专业中不中意,二是考生够不够学校的条件。通常这个选择需要分几步完成。首先是在所有的招生院校中,按一定的要求或者标准选出几所,作为自己重点研究的目标。然后是对这些志愿院校的专业、调档线等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才从中选出比较符合考生和学校两方面要求的院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分步筛选、分类决策的方法。采用这样的方法,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在众多的因素中,明确考虑问题的重点。例如,在圈定志愿院校时,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来区分志愿决策思路:
   ①升学优先。以保证被录取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又希望尽快升学的考生,可采用这样的思路。
   ②就业优先。把将来毕业后是否容易求职放在第一位,重在选择好的学校和专业,其他因素作次要考虑。如果考生很有把握上线录取,可考虑采用此类对策。
   ③性向优先。以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性向特长作为主导目标,对专业的冷热等不多关注,对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能否顺利就业不作过多要求。个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的发展潜质且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可按这种思路进行抉择。
   ④成本优先。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如果估计自己能够被录取,可以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
   ⑤专业优先。这和上面的就业优先、性向优先类似但又明显不同。对具体的考生个人来说,将来就业最容易的专业不一定是最热门的或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优先的考虑,主要是强调专业是否“热门”。高考成绩和发展潜质较好的学生,可采取这种思路:选名牌高校、热门专业,如自己中意的高校录取则去就读,没被录取就继续复习,来年再考。
   ⑥位置优先。突出强调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对专业、学校知名度等因素放在其次。
   ⑦学校优先。着重看学校的知名度。潜质较好、成绩拔尖的考生,可以用这种思路。但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不必抱着非某某名校不读的固执想法。事实上,有的所谓“超一流名校”,也在被名所累,进去的都是“人尖”,出来的却没多少人才。而很一般的院校,也常有奇才冒出来。虽然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各人”,决定一个人成才成大器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而不是外因。
   ⑧多重决策。如果考生没有某一方面的特殊条件和要求,可以同时将升学与就业或性向与成本等两三个因素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但也不可把几方面的要求同等对待,失去主题与重点。
   ⑨或然决策。高考成绩刚刚上了录取线,但估计被录取的可性不很大的考生,仍应积极填报志愿,可慎重选择调档线比较接近自己成绩的学校,如被录取则就读于公办高校,否则可选择民办高校就学,或今后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来年参加高考等途径获得深造机会。上述志愿抉择思路并不是空洞的原则。例如在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方面,不同的具体情况,就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29、问:填报志愿时通常有哪些认识上的偏差或误区?
  答:填报高考升学志愿对考生来说事关重大,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稳定的心态。考生应摆脱压力,振奋精神,树立信心。教师应该心理平稳,客观冷静,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给学生以正确指导。家庭、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形成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但由于人们对志愿填报很少全面了解,在分析决策时很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从过去的经验看,填报志愿时容易出现的、大家应当注意防止的认识误区和偏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盲目从众、攀比。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常出现这样一些偏向:有的考生容易“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有的考生对自己的实力和长处估计不准、不足,缺乏信心,简单地填报低层次学校,结果又往往导致“高分低就”。如果出现这些现象,教师应当予以疏导,考生、家长应当引起警觉,防止被感觉所误导。
   ②单纯以收费标准高低判断学校和专业的好坏。现在很多人以为,收费高的专业一定“走俏”,收费低的不行。其实这样看问题是不可靠的。目前高校收费主要依据教育教学成本等因素,并不像普通商品那样随行就市,不是专业越紧俏收费越高。有些专业是国家大量需要、大有发展前景的,为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收费标准相对低一些,同时奖、助学金数额也较高。有些院校和专业收费相对较高,但并不说明该院校、专业就比其它专业一定好些,发展前景绝对强些。考生应在中学老师和招办、高校的帮助下具体了解有关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看哪些院校和专业最适合自己。
   ③考生过份依赖长辈,甚至由父母包办。考生的家长、老师,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对考生选择志愿时正确加以帮助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万事不可过头。如果忽视考生的主体作用,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学生作出某种选择,那就难免出现偏颇,甚至引发令人痛悔一生的后果。

  30、问:填涂志愿表、卡时要注意什么?
  答:填涂志愿表卡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必须认真细致,保证准确无误,注意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①打好草稿,反复推敲。分别拟定每一批次的志愿,反复斟酌、修改,敲定后再填写志愿表。
   ②表卡填报做到准确、全面、规范。考生要严格按照招生部门公布的生源计划、科类和批次,将所选报的学校代码、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等内容,准确、规范地填(涂)在志愿表(卡)上。
   ③抄录工整,填涂清楚。志愿表草稿经修改确定后,应准确、清晰、整洁地填涂志愿卡,志愿表(卡)一定要对照草表反复检查,注意不要错位、错栏,直到确认无误才交出去。
   ④认真校对,保证准确。志愿表(卡)转化为电子信息后,会打印出校样再交给考生自己校对。这时考生一定要认真仔细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志愿信息一经招生部门计算机系统确认,并打印出校样经考生本人核对签字后,就不准再作任何更改。
   ⑤亲自填报,切实负责。志愿表卡和志愿电子信息校样不能由别人代填、代校对,以示考生自己对自己负责。凡因志愿选择和表卡填涂、校对差错产生的后果,将全部由考生承担。

  31、问:家长应当怎样帮助子女填报高考升学志愿?
  答: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家长的帮助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注意方法得当,既要给予适当的帮助指导,又不要忽视孩子的能动自主选择,更不要把孩子所不愿意的方案强加于他。正确的做法是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对子女进行选择深造道路的教育引导。尽管孩子已高中毕业,但对人生和社会还缺乏深刻的了解,在选报志愿时难免产生一些疑虑和内心世界的矛盾。他们除了寻求教师的指导外,也需要得到家长的帮助。有些学生可能觉得不便于在学校公开讨论自己的想法,希望多多听取父母的意见。家长应教育子女既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发展道路。
  其次要做好调查研究,为子女选报志愿提供材料和思想方法。在高考前,考生自己要集中精力复习备考,有关高考志愿的调查咨询、资料搜集的工作,主要靠家长提前做好。家长要认真听取学校的意见,学好有关的政策规定,同老师一起认真分析自己子女的情况。要尽量多收集一些材料,并加以研究,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形成一些有见地的看法,供子女参考。再次,坚持以考生为主,支持、指导子女自主决策。家长必须意识到:尽管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有不成熟的一面,但毕竟已不是小孩子了。一般来说,高中学生不希望父母和老师再把自己看作“孩子”,遇事都要自己想一想,独立做出判断。在毕业升学问题上更希望拥有“自己做主”的权利。这是孩子逐渐成熟的表现,家长应该感到高兴,予以鼓励。在填报志愿时,家长要当好参谋,又不过多干预。帮助子女全面分析,慎重选择,处理好志愿之间的梯度。当子女选报的志愿脱离实际,头脑发热时,要引导子女冷静地分析自己,不盲目和别人攀比,将志愿的起点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反之,若子女性格拘谨、志愿偏低时,帮助孩子解除种种疑虑和不安,鼓励他们勇于攀登可能达到的高度。即使子女的看法确有片面之处,也应说服和引导,切不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子女。从过去经验看,强迫子女按家长意志选报志愿的,效果普遍不好。参与而不包办,当参谋而不当“司令”,才是家长应取的做法。